我会永远怀念你
我与她相处时日不多,但她就是我想象中外婆的样子,慈祥、和蔼、爱笑、做饭特别好吃。希望她在天堂静好,希望天堂也有辣椒,希望她能听到,有人在一个叫做互联网的地方以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,轻轻地悼念过她。
她住的地方叫玉山镇,贵州黔南州瓮安县,是真的四面环山,从外面达到瓮安县要穿过崇山峻岭,从瓮安县到玉山还要走一段很长的崎岖险陡的山路。
不说与世隔绝,起码也算是个桃花源处,她生前在此生活,死后在这里长眠,挺好的。
我们离的实在是太远了,再加上各种各样的原因,所以,存于我记忆中的,我们相处的次数也不超过一手之数。在她生前,我只去贵州看过她两次。
一次是我高中毕业,没有学业牵绊,再加上我已成年,我只是觉得我该该去看看了。
第二次是我大学毕业,年初她生病,身体很不好,我六月份就直接从南昌提着行李去贵州了。
以及,这一次,我去给她送行,没能见到她最后一眼。
我努力搜刮脑海中所有有关她的记忆,一一写下来,怕有天会忘记,
她有我想象中所有外婆应该有的样子,慈祥、和蔼、爱笑、做饭特别好吃。
记忆里第一次见她(之前我都不记得了)是我初中的时候,也有可能是小学,嗯,应该是小学。我中午放学,看到我家门口站着一个老人,慈眉善目,笑着看我一路跑进巷子。我以为是我哪个邻居家的来找我奶奶的,但以前从来没见过。我跑到门口,喊她奶奶,她没答应,但嘴角笑得更上扬了,其实那时候她就耳聋了,除非用家乡话特别大声地喊出来她才听得到。
后来我们一起进到屋里,我妈说这是你外婆,叫外婆,我记得我当时还很惊喜,叫了之后记不清外婆是掏出二十块还是五十块钱给我来着,我习惯性地望向我妈,她直接笑着说,拿着吧,那是我印象中第一次有长辈给我钱而家里没拦的。
她吃不惯海鲜,连虾她吃了也会闹肚子。
她常戴个草帽,出远门会背个草篓,从贵州来北京,她一路背着黄巴、腊肉、腊肠、各种辣椒各种吃的,少说得有三四十斤。
高中毕业那年暑假,我还没去南昌上学,扛辣指数基本为零。我到贵州,每样菜她都会做两份,一份辣的,她们吃,一份不辣的给我。最好吃的是她炒的土豆,晶莹透亮,口感绵软。
毕业那年暑假,我从学校去贵州,从老家玉山接她去瓮安县城里住,她拿了好多腊肉让我提着。我记得,腊肉很好吃,盐菜是绝配。
我带她去超市买东西,她看到瓜子零食什么的总要拿两个尝尝,我要买她又不要。付款的时候我不是刷卡嘛,回到家她跟我表姐说好奇怪,我买东西竟然不用花钱。
早上我要做蛋炒饭,她说她不吃,非要吃她从老家带过来的挂面,煮熟了,放点辣椒、味精、香油、盐一拌,吃的特别香。
我给她做过可乐鸡翅,那时候我只会这一道菜,贵州人很少吃甜的,她没表现得特喜欢,也没说不喜欢,就吃了两三个,再给她夹,她就摸摸自己的肚子,那表示再吃会肚子痛,我知道的。
我问我妈,二姨待他最好,家里环境好,也有电梯,她为啥不爱在二姨家待着。我妈说,她最喜欢去的是大姨家,那里有小孩,可是大姨家在六楼,没电梯,她上去一次好几天都不能下来。是的,我陪她在大姨家住的那几天,她经常站在阳台上手托腮帮子从窗户往外面望,我问她看啥呢,她似乎没听到,她说的啥我也没听懂,然后我手托腮帮子跟她一起望。
其实她更喜欢自己住,租个屋子,自己做饭、自己睡觉,白天就到街上跟其他人唠嗑,毕业那年年初她生病,跑到自己的小屋不吃不喝两三天,想一死算了。
不知是她喜欢吃,还是她以为我喜欢吃,那个夏天她总是买荔枝。
她眼睛小,笑起来更小,我曾经一度觉得她长的很像普京。

我觉得这张照片拍得好极了,是我拍过的照片里最满意的一张,这就是她在我心里的样子。
我们相处时日不多,但她就是我想象中外婆的样子,慈祥、和蔼、爱笑、做饭特别好吃。
希望她在天堂静好,
希望天堂也有辣椒,
希望她能听到,
有人在一个叫做互联网的地方以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,轻轻地悼念过她。